![]() 近年来,清水河县城关镇昆新社区积极探索“党建+”治理模式,激发社区文明创建工作新动能,主动破解新时代基层治理难题,在提升工作服务质量中着力释放组织能量,助力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开展。 推进“党建+便民服务”?!袄バ律缜徊秸嫌呕缜窆δ埽ü鞒淘僭?、综合受理、帮办代办、上门服务、定期巡访等举措,打造集公共服务、矛盾化解、网格管理于一体的服务平台,着力构建市域社会治理‘多网融合、一网统筹’的治理新模式?!崩バ律缜持Р渴榧橇盒闱嗨?,社区同时与公安、住建、城管、消防等单位人员建立长期稳定的工作协作关系,充分发挥党的政治组织优势,将过去社区请求办事变为部门应尽职责,形成“社区吹哨、部门报到、干部包联”解决问题长效机制。 为了让居民学技术、长本领、谋出路,昆新社区根据搬迁农户家庭结构、经济状况、就业现状、就业能力等情况,建立搬迁户创业就业档案,积极协调县人社局、妇联、总工会等部门以及家政公司、各驻区单位及企业开展家政服务、手工编织等劳动技能培训,搭建了创业就业平台,适时发布创业就业信息,为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农民提供就业岗位,近年来累计介绍就业460人,发布用工信息1300余条。 针对高龄、空巢、独居老人,昆新社区开展上门服务、帮办代办服务;对523户慢病、大病、残疾家庭进行社区医生签约服务,每月随访、随叫、随到;还定期开展“一月一义诊”“一月一理发”活动,保证居民住得舒心、暖心。 推进“党建+新时代文明实践”。社区打造了全国脱贫先进个人武汉鼎工作室,通过武汉鼎的榜样精神,讲好社区邻里互助的故事。依托社区和驻区单位党员的特长成立了红色爱心、紫色法律、白色医疗、绿色环保、蓝色维稳的“五色志愿者服务队”,把居民的微小困难和问题梳理归类,及时组织社区工作人员、志愿者服务队登门为群众提供暖心服务。在社区互助幸福院成立邻里帮帮团,十户为一个团,每个团中分配一名党员、一名志愿者、一名团长和一名网格员,在大家的互相帮助中使邻里关系更和谐。 以“传文化 增感情 促和谐”为目标, 依托元宵、清明、端午、重阳、中秋等中华传统节日,组织辖区内有一技之长的居民踊跃参与社区组织的剪纸、布艺、面艺、编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制作传承活动,不仅弘扬了历史文化传统、传承非遗文明,也增强了居民爱国情怀。每周二开展“家庭教育讲座”,积极推进良好家教家风建设,把道德教育从家庭抓起,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,全面助力社会和谐稳定。 推进“党建+网格化服务管理”。社区建立“网格民生服务”微信群,及时发布社区动态、惠民政策,第一时间研判掌握民生焦点和社情民意。成立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,每月动态更新信息台账,做到一个网格一本台账、一项工作一组数据,通过日常摸排及时掌握流动人口、矛盾纠纷、安全隐患、不稳定因素、集体民意诉求等情况。 社区同时建立网格化巡查、报告、解决、督查的闭环运行体系,一般问题由网格员现场协调解决,复杂问题报告社区、镇综治中心协调解决,疑难问题上报县接诉即办中心按下派工单流程推进办理,形成跨部门、跨层级的协同办公机制,实现“未诉先办”。建立“网格长、楼栋长、单元长”“小三级”组织架构,并在楼栋单元、平房区巷道设置网格员信息公示牌,巩固居民与网格员之间的沟通桥梁,不断提升网格化服务工作质量和水平。 此外,昆新社区密切加强与物业沟通协调,建立“红色物业党支部”,搭建好物业、社区、居民之间的桥梁,把基层党建工作与物业服务有机融合,打造创新联动治理模式。 记者 吕会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