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8月1日是第97个建军节,俗话说:铁打的营盘,流水的兵,一代又一代的军人在完成保家卫国的使命后,回归到了普通人的生活。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退役军人,了解他们离开部队后的故事。
黄国才: 讲好爱国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
作为全国“老兵永远跟党走”宣讲团成员、呼和浩特市关工委“老战士”宣讲团成员、内蒙古自治区公益发展基金会公益讲师,黄国才的亲身经历感染了很多人。 2016年退役的黄国才是一位“80后”,曾荣立大军区“一等功”一次、武警“三等功”三次,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“一等功臣”、内蒙古自治区“十大英?!?、呼和浩特市道德模范、呼和浩特市“最美退役军人”、内蒙古自治区“最美退役军人”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奖章等荣誉。 2008年4月20日,黄国才在扑救大兴安岭森林大火中乘坐运输直升机进行火线转场时,飞机意外坠落,他不顾个人安危爬回机舱,将其他受困战友从直升机中解救出来,乘机人员无一人死亡,但黄国才身负重伤,面部烧伤面积达80%,鉴定因战三级伤残。 对此,黄国才说:“戎装虽解,军魂犹在,烈火可以烧毁我的容貌,但烧不掉我军人的本色,再苦再难,我也能背得起、抗的住,只要祖国需要,老兵黄国才有召必回。” 黄国才退役后,先后为百所学校宣讲爱国主义精神,传承红色基因,在“关心下一代”成长宣传中,传播消防安全教育常识,成为百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。他还主动资助困难家庭,尽最大能力帮助困难儿童。他说:“这些孩子有的天生残疾,有的失去父母,他们很不容易。作为一名退役军人,我想给人一?;鹬郑坏温吨?,一点帮助,一线希望,让他们的生活更加美好。” 程军: 热心公益事业 不忘使命担当
1991年入伍,2014年退役选择自主择业的程军,现就职于内蒙古塞北粮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任党支部组织委员、副总经理一职。通过不懈努力,他将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,一刻也不曾忘记军人的使命和担当。 2017年以来,在程军的带领下,数百名公司职工及家属加入芸公益协会,成为了志愿者。这些年,他参与捐资助学活动近百场,走进敬老院、关爱环卫工等活动30多场,城市环保、禁毒宣教等活动80多场,帮助邻居解决各种急难愁盼的问题近30件,并带动公司志愿服务队先后捐款捐物累计价值逾百万元。 程军说:“为祖国、为人民奉献力量,是每一位军人的信念,无论我是否还身穿军装,都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?!?/p> 在部队时,程军多次被总队、支队两级党委评为“优秀党员”“优秀干部”,两次荣立三等功;在塞北粮仓连续五年被评为“优秀共产党员”;2023年7月被评为呼和浩特市“最美退役军人”。 云飞: 助力生态建设 投身环保公益
2006年退役后,云飞转业分配至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税务局。在工作之余,云飞最热衷的就是环保公益事业。 在部队,云飞守卫国家、保护人民,回到地方后,他喜欢上了环保公益事业,经常参与共建共享美丽青城、义务植树造林、生活垃圾分类等活动,并带领家人一起参与环保公益活动。 作为2023年度呼和浩特市“最美退役军人”,云飞说:“环保事业在一点一滴,不在一朝一夕,只有长期坚持,积少成多,才能看到成果。希望通过我的努力,可以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公益事业中。” 记者 李蒙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