赛罕区支农社区:“铁三角” 微治理绘就全龄幸福生活圈
“小王,我家厨房水管又漏水了,能不能帮忙联系物业?”“李奶奶您别急,我马上联系!” 在赛罕区人民路街道支农社区的老旧小区里,专职网格员接到居民电话后,立刻联系楼栋长和物业人员,不到半小时,维修师傅就上门处理。这是支农社区依托 “网格党小组-专职网格员 - 楼栋(单元)长” 构成的 “铁三角” 微治理新模式,服务居民的日常一幕。
4月23日上午,记者走进支农社区,处处能感受到 “全龄幸?!?生活服务圈带来的温暖与便利。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活动室里,孩子们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做手工、读绘本,欢声笑语不断;不远处的康养驿站内,老人们围坐在一起,有的在下棋,有的在接受免费的健康义诊。“以前带孙子都不知道去哪,现在社区给孩子提供了这么好的活动场所,还有志愿者帮忙照看,我们老人也能放心休息,真不错!” 居民刘阿姨笑着说。?
支农社区辖区东到呼伦南路,南至新建西街,西达锡林南路,北临大学西街,总面积约 0.75 平方公里,有 32 个小区,4700 户共 8525 人,其中 “一老一小” 两大重点人群占辖区人口总数 65% 以上。面对如此庞大的重点服务群体,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大党委优势,平均每 300 - 500 户确定为一个网格,共划分 14 个单元网格,全面推进 “铁三角” 治理模式。14 名专职网格员穿梭在大街小巷,流动党员、在职党员担任的楼栋长、单元长积极响应,再加上社区民警、物业服务人员、居民骨干等多元主体,共同编织起一张精细化的基层治理网络。?
在“三联聚力” 举措的推动下,社区治理脉络愈发清晰。组织联建方面,社区党委引入社会组织,组建 “红色服务联盟”,网格员通过 “敲门行动” 为特殊群体建立动态管理台账;服务联动上,“一窗受理、一网通办” 的一站式服务平台,“为老服务” 微信群、“银龄服务专线” 电话,搭配楼栋长化身的 “流动哨”,让服务精准直达;资源联享中,复合型志愿服务队伍不断涌现,为居民提供全方位贴心服务。?
“多亏了社区的‘铁三角’,帮我们解决了停车难的大问题!” 居民张先生感慨道。原来,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,“铁三角” 成员通过红色议事厅收集居民意见,协调各方资源,重新规划停车位,化解了邻里因停车产生的矛盾。如今,在支农社区,无论是调解邻里纠纷,还是推进公共事务,“铁三角” 微治理模式都发挥着重要作用。?
未来,支农社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,扎实推进 “铁三角” 微治理模式,朝着打造更实、更细、更准的 “全龄幸?!?生活服务圈稳步迈进,让辖区居民共享社区治理成果,收获满满的幸福感与获得感。
(记者 安娜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