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黑河郊野公园现奇特木石堆 “本杰士堆”解锁生态新功能
春日的大黑河郊野公园,俨然成了市民们的“诗与远方”。跑步爱好者迎着晨曦挥洒汗水,赏花人在缤纷花海中沉醉,孩童们的风筝在碧空下自由翱翔,蜿蜒清澈的河水与葱郁草木相映成趣,勾勒出一幅灵动的春日画卷。然而,几座造型独特的“庞然大物”悄然现身林间,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园林景观的固有印象——浑圆高大的木头堆与石头堆错落而立,既非精致的园林小品,也非供人揽胜的观景台,反倒像是大自然遗落的“神秘拼图”,引得往来游客驻足打量、议论纷纷。
4月21日,带着这份好奇,记者踏入大黑河郊野公园一探究竟。沿着蜿蜒的步道前行,远处树林间,几座体量惊人的木石堆格外醒目。它们层层叠叠,高耸如小山丘,引得健身的市民放缓脚步,漫步的游人纷纷举起手机,镜头里满是对这份“新奇景观”的探索欲。
绕着其中一座巨大的木头堆仔细寻觅,一块标识牌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——原来这就是“本杰士堆”!据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技术员宣鑫宇介绍,这个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德国的创意,承载着深刻的生态智慧。当时,工业化与城市化浪潮席卷全球,大量动物的栖息地遭受严重破坏,生存环境日益恶化。园林管理者赫尔曼?本杰士提出“本杰士堆”概念,试图以模拟自然演替的方式,为万千生灵重建栖息乐园,让自然重归原始生机。
在大黑河郊野公园,这些看似随意堆砌的木石堆,实则是守护生态的“秘密武器”。它们如同微型生态王国,为昆虫、鸟类、小型哺乳动物搭建起温暖的家,也为植被的重生提供了沃土。从昆虫在木缝间穿梭筑巢,到小鸟在石隙中寻觅食物,本杰士堆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,织就起一张?;ど锒嘌缘纳?。
近年来,大黑河郊野公园的生态环境愈发宜人,野兔在草丛间跳跃嬉戏,黄鼠狼机灵地穿梭于灌木,刺猬背着“铠甲”悠然觅食,越来越多的鸟类也在此驻足栖息。为了守护这份人与自然的和谐,园林建设服务中心化身“生态魔法师”,以创新的理念探索,用细腻的匠心养护,凭科学的智慧管理,让公园的野趣与生态稳定性不断升级。
![]() 实地走访中,记者发现每一座本杰士堆都是独一无二的“生态艺术品”。园林工作者们巧妙地将石头、树枝、土壤等自然材料组合,或堆叠成丘,或垒砌成峰,看似随性的造型里藏着专业考量。为确保稳固性与生态效益,树桩围栏环绕四周,如同忠诚的卫士,默默守护着这座生态乐园。如今,大黑河郊野公园的本杰士堆,不仅是野生动物的温馨家园,更是市民亲近自然的“活课堂”。当人们漫步其间,既能欣赏到如诗如画的风景,还能解锁生态知识,感受自然生命的蓬勃力量,在钢筋水泥之外,寻得一片返璞归真的生态乐土。
记者 :李娟 |